图片 浅论现代文学的起端和发展_易倍emc网址_易倍体育app官网_游戏平台下载~

易倍emc网址_易倍体育app官网_游戏平台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

浅论现代文学的起端和发展

来源::未知 | 作者:易倍emc网址_易倍体育app官网_游戏平台下载~ | 本文已影响
  【论文关键词】:现代文学 发展

  【论文摘要】: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早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即在西方新思潮、新文学的启迪下,产生了改革文学以唤起民族觉醒的启蒙要求,在理论、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各个领域进行了文学改良的初步尝试,为“五四”文学革命作了思想与文学的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中国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的民主势力──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力量有了很大发展。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带来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这样的经济、政治、思想背景下,触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这一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突破口,“五四”文学革命以反对封建蒙昧主义与专制主义的旧教条,提倡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主要旗帜,向封建旧文学展开了猛烈进攻,锋芒所及,从内容到形式,无不引起巨大的变革,开始了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个新的文学运动,发韧于北京、上海等少数文化发达的城市,在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深入全国各地;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和以后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东北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等地,也都发生了并且进行着同样的或者类似的文学变革。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是吸收外来文学营养使之民族化、继承民族传统使之现代化的过程。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近代中国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于这一文化背景下,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直接关系着现代文学的发展。现代文学在发展初期,为打破抱残守缺的国粹主义的思想统治,进行文学的彻底革新,曾对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包括各种文学形式、表现手法,作了全面介绍与广泛吸收,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学遗产进行重新评价。这对打碎封建旧思想、旧文学的枷锁,促进思想与艺术的解放,促进文学的现代化,起了重大作用。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曾经指出,中国现代小说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要求,一方面则是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且介亭杂文·〈草鞋脚〉小引》),他自己开始进行创作时所仰仗的也“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但由于中国现代作家自身与中国人民生活,特别是与民族解放、人民革命运动的天然联系,对民族心理、习俗、语言的熟悉,以及中国传统文学的修养,外来文化必然经过有意识地借鉴、汲取、消化的过程,逐步实现民族化。中国现代文学各个领域的早期开拓者,无论是小说领域的鲁迅、郁达夫、叶圣陶,诗歌领域的郭沫若、闻一多,散文领域的朱自清、冰心,戏剧领域的田汉、洪深,他们的创作几乎是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现代化与民族化兼而有之的特征。与此同时,作为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现象,也曾经出现过对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都缺乏分析的形式主义偏向,一部分作家提出了在文化(包括文学)上“全盘西化”的错误主张,一些创作存在着脱离群众、脱离民族传统的“欧化”倾向。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积极的思想斗争中向前发展的现代中国面临一个动荡的大变革的时代,处于这样历史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不同阶级、不同趋向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纷然杂陈,彼此冲突而又互相影响与吸收的复杂面貌。这种情况决定了现代文学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取得自身的辩证发展。在现代文学的历史发轫期,新文学即是通过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在对封建传统文学的猛烈批判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此后,新文学每前进一步,都遇到旧文学的顽强反抗。从20年代封建主义的国粹派、学衡派、甲寅派、鸳鸯蝴蝶派文学,到30年代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法西斯民族主义文学,直至40年代的战国策派、“戡乱文学”,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汉奸文学,构成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逆流。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与上述形形色色的文学逆流的斗争,决定着新文学的命运。
  新民主主义文学所具有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性质,决定了其内部各种成分的文学之间,存在着既团结又斗争的关系。无产阶级和革命民主主义文艺思想同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之间,展开过反复的讨论和斗争。从20年代的现代评论派,到30年代的新月派、“第三种人”、论语派,直至4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尽管政治倾向十分复杂,就其文艺观而言,则是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通过这些讨论和斗争,无产阶级和革命民主主义的文艺从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都获得了更健康的发展,为文学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民主主义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学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的主流;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也首先是“经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作家的转变,而开始形成起来,然后逐渐的动员劳动民众和工人之中的新的力量”(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如何对待小资产阶级作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及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对于现代文学,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代文学史上的多次论争都与这一问题直接相关。曾经发生过否定或贬低小资产阶级作家和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的“左”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也有过混淆小资产阶级革命性与无产阶级革命性,放弃或削弱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右的偏差,这两种倾向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消极影响。正是在纠正上述错误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渐渐团结了大多数小资产阶级作家,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在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小资产阶级作家仍然作为可靠同盟军,与无产阶级作家一起组成了新中国的文艺大军。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展,同时是在内部斗争中实现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内部斗争呈现着更加复杂的情况:既有在历史转折时期由于对客观形势认识的不同而产生的革命战略、策略问题的争论,更有为克服因对马列主义掌握的偏差而产生的革命幼稚病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这种革命幼稚病在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主要表现为思想上的教条主义,组织上的宗派主义、关门主义,以及忽视文学的艺术特征、否定艺术规律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坚持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展开必要的内部思想斗争,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内部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实践日益密切的结合。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在旧的基地上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任务。历史的发展要求文学界从思想上澄清对于旧事物、旧文化与新事物、新文化之间界线的认识。但一些片面性、绝对化的观点,也带来一些偏颇和失误。1955年对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以及1957年文艺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进一步发展了极左倾向。60年代又进行了一系列过火的错误的学术批判和文艺批判,终于由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构成了爆发“文化大革命”的直接导火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艺界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科学地总结了历史经验,针对长期形成的“左”的思想及其影响,在一系列理论问题上进行了拨乱反正的工作,同时实事求是地批判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右的倾向,在两条路线的斗争中,为新时期文学的健康发展廓清了道路。
  结语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积极的思想斗争中向前发展的现代中国面临一个动荡的大变革的时代,处于这样历史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不同阶级、不同趋向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纷然杂陈,彼此冲突而又互相影响与吸收的复杂面貌。这种情况决定了现代文学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取得自身的辩证发展。
  【参考文献】
  [1] 编后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04)
  [2] 王大平. 屈原精神论[J]. 船山学刊, 2003,(01)
  [3] 姜涛. “转折”视野中的“现代文学”[J]. 南方文坛, 2004,(04) 

易倍emc网址_易倍体育app官网_游戏平台下载~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